查询说明:正确输入以上所有信息方可查询
中华美育介绍 :
Chunghuameiyu
中华美育包括:学校美育、家庭美育、社会美育。中华美育是由国家政府部门批准,合法合规的正规生态型平台,并且于2017年申报并正式获得中国国家版权局颁发的“中华美育”知识产权保护证书(证书号:2019F00738013)。是可以将“中华美育”品牌进行市场化运作的独立法人单位。中华美育服务内容涉及但不限于公益、活动、会展、职业技能培训与考核、供应链、志愿者、乡村振兴、 社区服务、健康管理服务、金融服务、法律服务、人力资源管理、品牌发展等。
中华美育精神是基于个人对人类及社会的积极认识、对于社会发展的积极价值取向,是个人对生命价值、社会、人类和人生观的一种积极态度、是传统美德、时代精神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精神财富高度融合的产物。特此,作为“中华美育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美育平台组建成立了中华美育志愿者服务中心(非法人单位)、中华美育社区服务中心(非法人单位)、中华美育助残帮扶中心(非法人单位)、中华美育健康调养中心(非法人单位)等。传播美育、弘扬中华美育精神,通过分层分类的模块化培训及资源对接,对于不同类型、不同行业的优质产品或项目推广进行培根铸魂,提升从业者素养和业务品质,打造一支高学识、高能力的优秀项目团队,做好中国产品,讲好中国故事,将中国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变得可持续性,并与国际接轨,成为中国优质产品和服务走进中国千家万户,以及走出国门的强有力的支持和服务平台。
同时,作为“中华美育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美育专业技能培训依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办发〔2018〕6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的通知(国办发〔2019〕24号)》以及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厅函〔2019〕19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改革完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的意见》(人社部发﹝2019﹞90号),而设立的专业人才证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有关规定,以及美国认证协会在全球的认证属性,中华美育专业技能培训证书作为持有者就业上岗和用人单位招收录用人员的参考,在全球范围内通用。
中华美育目前开展的具体业务包括但不限于:
· 组织开展人才测评、人才交流、人才培训、创业指导等服务;
. 为流动人员提供人事档案管理服务;
· 打造全球专业人才招生、培训、考试一体化流通平台;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化体系;
· 针对在校大学生及在职人员开展岗位能力培训及就业推荐服务;
· 研发中心确立新学科、新课程,形成一批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精品特色课程;
· 为企业的创新成果提供科技成果评价、登记及转化服务.为企业提供科技帮扶、管理咨询、信息资讯和资源对接等服务;
· 搭建政府与企业的交流平台,组织企业到地方及国外进行商务考察,或邀请有关部门领导及专家学者深入企业考察、指导,为企业发展建言献策;
· 建立教育交流中心,与社会、科研、产业人才良性互动机制、国际人才合作交流,实现人才共享、人才迭代优选,同时培育创新型和实战型的师资队伍。
中华美育坚持依法建立教育交流中心,与社会、科研、产业人才良性互动机制、国际人才合作交流,实现人才共享、人才迭代优选,同时培育创新型和实战型的师资队伍。
中华美育解读 :
Chunghuameiyu
中华美育包括:学校美育、家庭美育、社会美育。
对于“美”,孔子提出“比德”思想,主张运用“诗教”和“乐教”来培养“仁人君子”,即中国古代美育的初始形态;荀子把美育的功能看作是“美人”、“美政”、“美俗”;老子把美育扩展到大自然的领域;庄子有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孟子说:“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还有《说文解字》中的解释“羊大为美”;古希腊的哲学巨匠亚里士多德称“美是自身就具有价值并同时给人愉快的东西”;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美学》里开宗明义地抛出了一个大招: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18世纪的思想家卢梭称:“假如美的性质和对美的爱好是由大自然刻印在我的心灵深处的,那么只要这形象没有被扭曲,我将始终拿它作准绳。”20世纪初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今天习近平总书记说要“做好美育工作,弘扬中华美育精神”。
为什么会如此强调美育?因为美育是跟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精神建设相关联的。美育,培养的是人的感受力、发现力、创造力,关乎人格塑造、灵魂构建。它指向心灵,影响行为。
美育能让冷酷的心变得温暖,浮躁的心变得沉静,脆弱的心变得坚韧,平庸琐碎的心变得诗意盎然,贪婪的心变得节俭,荒芜的心变得丰饶,空虚的心变得充实,阴暗的心变得光明。
美作为有价值的乐感对象,既能给人愉快的美感享受,也具有价值含量。前者,日常话语中往往用狭义的“美”指称之。后者,日常话语中就叫“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对“美好生活”涵义的独特理解,包括了十个基本面向:从“天之美”开始,到“地之美”“人之美”,再到“食之美”“物之美”“居之美”“游之美”,最后到“文之美”“德之美”“情性之美”。
可以说,美育直抵精神和灵魂,无此便无魂;美育直抵感官和情愫,无此便无根;美育直抵经济和消费,无此便无力。
中华美育工作人员任重道远。